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图片
公益办学-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办学理念
2015-09-25 15:15:26    来源:

       1994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为我院组织北京重点中学和革命老区学校举行的“手拉手活动”题辞:“互帮互学、提高师资”;李岚清副总理发来贺信;1996年元旦前夕,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给在京就读的60名老区学生赠送书籍;1996年1月,北京市市长李其炎、人民日报总编辑保育钧、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受学院资助的60名老区学生,领导的关怀使学院师生与老区学生深受鼓舞。
  1996年春节前夕,现任国务院总理、时任团中央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写信勉励受学院资助的学生:“你们在这里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并且要培养良好的体魄,准备人民将来会给予你们重任。” 
    为了弘扬学院“扶贫助教 济困助学”的公益办学精神,为老区教育做出更大贡献。1997年10月,由著名雕塑家、书画家钱绍武先生撰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赵朴初,老将军杨成武,著名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季羡林、张光斗、汪德昭、吴良镛、甘子钊、侯祥麟、陈佳洱、王元、黄克智、周炳鲲、王梓坤、黄祖洽、李家明、邢其毅、于敏、王绶琯、侯仁之、唐有祺、唐孝威、姜伯驹、罗工柳、王乃壮等20多人联名向党和国家有关领导致信《为革命老区培养教师,成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请求给予关注和支持。 
  1998年3月,由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先生作为领衔人,向全国人大提出提案:“为革命老区培养十万名师资,成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监管有关捐赠,以保证工程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吴阶平、许嘉璐、成思危、蒋正华等领导在内的32位全国人大代表附议。 
  在同年召开的政协会议上,由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李家明先生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提出议案:“为革命老区培养十万名师资,成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监管有关捐赠,以保证工程的实施”。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赵朴初、卢嘉锡、万国权、罗豪才等领导在内的十三位全国政协委员附议,呈送两会审议。 
  之后,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时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撰写了支持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前身成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的倡议书;四川省、河南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北省等其他省市103名全国人大代表在倡议书上签名。 
  为支持学院成立“十万工程”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等为学院题词:“千秋国本 十万人才”。设立“十万工程”的宏愿,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此后他又多次强调,扶贫要“注重精准发力”,“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5年2月,习总书记在延安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为此,还“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老区建设,形成支持老区发展的强大社会合力”。
    为积极贯彻习总书记系列扶贫讲话精神,真正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继2013年我院资助了100名西藏自治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2014年资助新疆自治区1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并招收新疆免费生来学院就读之后,2015年北艺传媒公益办学进一步推进:一是在新疆开办“播种班”,计划招收50名少数民族的贫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6000元,三年合计90万元。二是我院计划在新疆和西藏招收100名免费生,免除其三年全部学费,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十万工程”。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陈昔未教授书画作品
  • 京ICP备1402788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796号
  • 电子信箱:swgc1994@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聂各庄东路10号 电话:010-62407068 手机:17610690120 联系人:曹老师